自2019年1月正式掛牌以來,平陽縣應急管理局通過開展“七彩黨建”工作的實踐探索,在“紅帆”的引領下,使“金徽”“青荷 ”“墨香”“橙心”“綠色”“藍盾”七項工程共同發展, 不斷開創新時代平陽應急管理新局面,以實際成效彰顯“浙南紅都”的責任擔當。
“七彩黨建”品牌的成功創建,實現了黨建品牌建設與應急管理中心工作的“兩促進”“兩提升”。一年多來,平陽縣應急管理局先后取得了“溫州市墨香單位”、“溫州市防汛抗旱先進單位”、“平陽縣黨建示范點”等榮譽稱號。
一、紅帆領航、思想引領,點亮信仰“引航燈”。
把理論學習融入日常工作中、細化到黨員身上,使理論武裝有計劃、有步驟、有程序地得到落實。聯合平陽縣直機關工委、審計局、團縣委、縣婦聯、縣紅十字會共同組建了平陽縣機關第一支黨建聯盟,將組織部“紅七月服務月”的要求,融合進黨建聯盟活動計劃,通過開展“一次主題黨日、一次主題黨課、一次志愿服務、一次學習聯盟分享會、一次鄉村扶貧、一次紅色記憶追尋”等六個一活動,使黨員干部再一次受到深刻紅色教育。
二、金徽先鋒、崗位奉獻,率先垂范“添光彩”。
健全完善黨員創先爭優長效機制,在疫情防控、應急審批、防汛防旱、森林防火、抗震減災、安全生產等領域塑造“防疫先鋒”、“E線先鋒”、“應急先鋒”等,以點帶面、示范引領。在年初該縣騰蛟岱山村疫情出現突發情況后,黨支部快速反應,立即成立應急黨員突擊隊,每天有20多名隊員駐扎騰蛟鎮,值守岱山村口騰帶橋等3個情況最雜的卡點,助力該縣打贏新冠疫情阻擊戰。
三、墨香文化、弘揚國綷,培養干部“高素能”。
設置了墨香長廊、墨香書畫室、初心書吧,將墨香活動納入黨建工作計劃中。通過“走出去”、“請進來”、“聯合”、“自娛”四種活動形式。經常組織愛好者到平陽縣文化展覽中心、縣文聯、縣內外書畫館觀看書畫展、攝影展,組織開展“雅山講壇”、“雅山筆會”、“詩詞朗誦會”等活動。豐富職工的業余生活又培養了干部文化素養。
四、橙心服務、陽光惠民,架起黨群“連心橋”。
該局成立安全生產服務指導工作專班,在復工復產中,從復工準備,應急物資協調,突發事件處置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指導;在審批服務中,通過更加徹底地“減”,更加高效地“跑”,更加優質地“服”,更加便利地“辦”,實實在在為企業減負,讓“跑零次”成為常態;在安全教育中,推出學習強安云平臺,讓員工通過手機和電腦登陸云平臺學習,開通官方抖音號,采用“短視頻+直播”的方式開展直播互動教學,在數字電視上開設“應急知識大講堂”進行教學。據統計,今年借助“三屏融合”,共計動員5000多家企業,46000多名員工參加了節后復工專題培訓。
五、青荷育廉、風清氣正,塑造應急“好形象”。
該局把落實“一崗雙責”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手段和有力舉措,緊盯新形勢下隱形變異的“四風”問題,嚴格公務用車、辦公用房,規范公務接待,做到“清單制”;利用抖音、微信等新媒體、黨員干部親臨法院審判庭等手段,適應黨員多樣化廉政學習需求,實現“線上線下”開展;通過聽廉政黨課、開展觀摩廉政示范基地、舉辦廉政知識競賽等方式,增強黨員的廉政意識,引導黨員形成廉政生活“生物鐘”;認真落實談心談話制度、作風督查制度、責任追究制度和“三重一大”事項集體討論等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,推動權力公開透明陽光運行。
六、綠色和諧、低碳節能,共筑生態“溫暖家”。
該局倡導綠色辦公、低碳辦公、循環辦公。將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行”的發展理念融合入主題黨日活動,組織黨員干部開展了“植樹造林共建宜居環境”主題黨日活動。自己動手在單位建設了“海棠山坡”“美麗天井”綠化環境;提倡使用自然采光、打印機統一默認設置雙面打印,空調打高一度節能省電;杜絕使用一次性杯子,使用可充電電池,倡導垃圾分類等使資源能循環使用。
七、藍盾護航、織好鐵網,智慧守護“新窗口”。
該局構建智慧應急“一張圖”,利用信息化管理,織牢科學防汛防臺“信息網”;督促建成鰲江流域防洪工程、南麂陸島電網工程和水頭、蕭江、麻步強排工程,扎緊防汛防臺“基礎網”;建立預測分析模型和數據平臺,編織防汛防臺“預警網”;構建縣、鄉鎮、社區、村四級指揮體系,協同化作戰,打造高效防汛防臺“指揮網”;依靠“安全碼”賦碼,啟動防汛防臺“轉移網”;通過避害場所規范化建設,著力打造人居舒適“安置網”;新修訂46個部門、16個鄉鎮預案和應急處置機制,并開展綜合演練,形成應急救援“救援網”。